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!
跳到內容 跳到導航選單

何謂安全雷射掃描器 | 台灣

安全雷射掃描器(以下稱為雷射掃描器)主要用於生產現場,作為檢測人員接近危險機械或設備的安全裝置【圖1】。

當人員進入雷射掃描器的警告區域(【圖2】中的黃色區域)時,會透過警告訊號觸發蜂鳴器聲音或警示燈的亮起與閃爍,提醒人員注意。
如果人員進一步進入警告區域內側的防護區域(進入即有危險的區域),雷射掃描器會將機械的啟動許可訊號關閉,並停止機械運轉。

當雷射掃描器停止機械後,只要人員仍停留在防護區域內,機械的啟動許訊號將保持關閉狀態。在人員完全離開防護區域之前,機械無法重新啟動。
警告區域的設定具有相當的彈性。不僅可以將多個位置設為警告區域,也可以選擇不設置警告區域,具體設置可依實際需求進行調整。

距離偵測的原理

雷射掃描器通常使用肉眼無法看到的紅外線雷射來偵測人員。
透過雷射掃描器本體發出的雷射光束,當雷射光打到作為檢測目標的人後反射回本體,掃描器會測量雷射光返回所需的時間,從而計算出檢測目標與掃描器之間的距離(如【圖3】所示)。此外,雷射掃描器會以扇形方式逐漸改變投光角度,並計算各方向的距離,藉此偵測人員位於警告區域或防護區域中的具體位置。

雷射掃描器的使用範例

危險區域內的存在檢測

雷射掃描器的一般用途是在人員進入危險區域(可能造成人員危險的地方)之前,檢測其存在。例如,如【圖4】所示,在生產線中,人員為機器人供應工件時,可以將機器人的可動範圍設定為防護區域,當人員進入防護區域以安裝工件時,機器人會自動停止運作。

偵測區域的設定

一般而言,像是警告區域或防護區域等偵測區域的設定,可以透過專用軟體在電腦螢幕上自由設定成任意的形狀如【圖5】。此外,也可以將雷射掃描器安裝於實際現場,對安裝位置周圍進行掃描,然後根據掃描數據來設定偵測區域如【圖6】。
需要注意的是,在設定防護區域時,必須根據危險源的可動範圍,滿足規範中規定的安全所需最小距離要求,以確保安全性。
此外,在設定檢測區域時,必須注意可檢測物體大小的最小值(最小檢測物體)。由於雷射掃描器是以扇形方式發射雷射光,因此距離光源越遠,越難檢測到小型物體(最小檢測物體的大小會增加)。關於最小檢測物體,在防護區域的外圍部分,其直徑約為 70 mm作為參考。

應用實例

我們在此頁面介紹了使用雷射掃描器的應用實例。
請參考確認。

使用與安裝注意事項

以下是需要注意的事項:
■在設定防護區域時,必須滿足規範中規定的安全所需最小距離。
■可能因日光燈、陽光或紅外線等外部光源干擾,導致檢測錯誤。請安裝時避免外部光線直接照射到雷射掃描器的光學窗。
■蒸氣或灰塵可能干擾雷射光的運作,光學窗上的水滴或污垢也可能導致檢測錯誤。因此,可能需要定期清潔光學窗。請務必確認安裝環境是否適合。
■如果檢測區域附近有高反射率的牆壁等物體,可能無法正確計算距離,進而導致檢測錯誤。請考慮安全所需的最小距離,並確認是否可能發生檢測錯誤。